褐粉蠹​

褐粉蠹(如圖 1 所示)是居家常見的蛀蟲種類,光用肉眼判別時,其判別要領為:用肉眼從正上方看下來,身體明顯瘦長,從最前端看起,前胸背板前端部位明顯較寬,鞘翅僅較前胸背板略寬。

粉蠹蟲,學名為「Luctidae」,屬於統稱之「蛀蟲」的一種,其種類繁多,很多不同名稱的粉蠹蟲,外型卻長得幾乎一樣,之間的細部區別,光用肉眼判別,通常只能得到「擬似」的答案,經常會誤判。

粉蠹蟲的共通特徵為:觸角末兩節呈錘狀膨大(如圖 2 所示);以肉眼從正上方看下來,可看到頭部與大顎;從側面看,整個身體呈扁平狀,頭部向前傾斜突出(如圖 3 所示)。

Brown powderpost beetle
Lyctus brunneus

(圖 1)

(圖 2)

(圖 3)

(圖 4)

褐粉蠹的細部特徵

褐粉蠹體長約 4~6.5 mm,體型扁長(明顯可見);體呈褐色或深褐色頭部伸出前胸背板外,清楚可見;觸角 11 節,末兩節膨大;前胸背板前端寬(還是比鞘翅稍窄、後端窄中間有一條狹長的凹陷如圖 4 所示通常前胸背板越寬凹陷程度越不明顯全身佈滿極細的短毛;末端無截面,呈圓弧面下垂狀

成蟲的複眼呈黑色,略突出;頭部和前胸背板密被金黃色細毛;前胸背板近長方形,前端寬而後端狹,背面微有刻點;有時,可見前胸背板的顏色明顯較翅鞘為深鞘翅較長,用肉眼觀看擬似光滑無毛(其實存在極短的細毛,上有數條縱列的微細點刻,兩側近乎平行,末端呈圓弧形下垂;腹部共 6 節,第 1 腹節明顯比其他各腹節長許多如圖 3 所示

生物位階​

褐粉蠹在生物界的位階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長蠹總科/粉蠹蟲科下的物種。

生活史​

褐粉蠹的生命週期會隨外在溫濕度的高低產生變化在木材內木材水分含量與澱粉含量也會影響其生命週期。因此在某些木材內從卵產下,經過幼蟲、蛹、成蟲階段直到老死約需 2 個多月的時間,而每年可產 4 代。

太過乾燥時,卵有可能無法發育為幼蟲;在木材內,這種蟲在水含量 8~30% 時較能順利發育出幼蟲,尤其偏 30% 時,發育會越順利。雖然如此,但由於室內木材水含量很難控制室內有蛀蟲問題時,光用除濕或加濕來抑制是很難達到效果的

卵期​

褐粉蠹的卵呈乳白色半透明橢圓,長約 1~1.4 mm,前方略尖,一端有絲狀物突出。

粉蠹蟲的雌成蟲喜歡在木、竹、藤材及其製品的隙裂縫內產卵,牠們會在縫內咬出一個不規則的「產卵窩」,隨後將卵產於窩內;由於是分散產卵,所以不易被發現;產卵期 1~2 週,每日約產 10~20 粒。

幼蟲期​

褐粉蠹幼蟲呈乳白色,體型圓胖,向腹部彎曲呈「C」字形,前段明顯較中段及後段粗曠,體壁呈褶皺狀,體寬約 3~4 mm,體長最長約 6 mm(老熟時),體節有 12 節;身體前端有 3 對腳;剛孵化的幼蟲呈細長的「I」字形,長不及 1  mm。

褐粉蠹的幼蟲會啃食較乾燥的木、竹、藤材及其製品;由於消化系統無法產生纖維素酶,因此僅能啃食樹木的邊材,尤其喜歡澱量高硬木邊材。

粉蠹蟲的幼蟲是危害木、竹、藤材及其製品的主角,牠們潛伏在寄主物件內的時間非常長,蛀蝕速度緩慢;因此,以一間裝潢好的房子來說,屋主大概可以平安渡過前面兩三年,通常發現粉蠹蟲的粉末大約會是在三四年後,那一刻起,就有可能常常看到粉蠹蟲的成蟲在室內出沒,而幼蟲則幾乎不會出來見人。

蛹期

粉蠹蟲的幼蟲老熟後,會在蛀蝕的隧道末端化蛹;因此,成蟲羽化後,鑿出的洞很可能就是隧道的末端,這對防治時的判斷很重要。

成蟲期​

褐粉蠹的成蟲會啃食較乾燥的木、竹、藤材及其製品;剛羽化的成蟲,其實都已性成熟,牠們會鑿洞爬出是為了找尋交配對象(原本就有洞時,可直接利用),交配後,即能在數日內完成產卵之繁衍後代的任務。

因為有趨光習性,所以在室內,經常會在天花板的燈罩或間接照明天花板的燈管處發現其蹤跡,但通常為死體。

通常在室內看到木、竹、藤材及其製品周圍有粉末掉落時,不要立即清除粉末,您可沿著粉末垂直往上找尋,因為上方會有一個蛀孔,裡面勢必潛藏有粉蠹蟲(任何一種都有可能);這些粉末可能是成蟲鑽出洞時掉落,那粉量會只有一點點;若粉末多到呈丘狀隆起,那就是被粉蠹蟲陸續掃出洞外的粉末,粉末越多,代表該處被蛀蝕的嚴重度越多。不可輕忽!

有蛀蟲問題始終解決不了時,可洽詢福爾摩斯尋求解決之道;需要本人協助時,本人樂意幫忙喔 Next

福爾摩斯總監 許澔榮 執筆